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出处:《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宋 · 顾禧
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
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
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
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
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西:指江西省,中国的一个省份。湖亭:湖边的亭子,可能是皇上的行宫或赏景之地。
意若何:心情如何,询问皇上的心境。
吞吐:形容阳光照射水面的景象。
晴光:晴朗的阳光。
千浪暖:形容阳光照耀下的千层浪花温暖宜人。
阳春:春天的代称,寓意生机勃勃。
归花柳:春天的到来使花儿开放,柳树抽新芽。
无心:没有主观意愿,这里指花草自然生长。
力倦:感到疲倦。
嫌花路浅:嫌花径不够深,可能暗示景色不够吸引人。
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尘土,表示准备行动。
再拟:重新计划。
一同过:一起走过,邀请之意。
翻译
江西的美景闻名天下,皇上在湖亭的心情如何呢?晴空下的波浪温暖如吞吐光芒,云雾缭绕在两座山峰之间展现万千变化。
春天的脚步带来花开柳绿,花草却无意留恋华丽的锦缎。
累了反而觉得花径太浅,我打算整理衣裳,再次邀请你一同走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江西的壮丽景色,诗人顾禧与谭子钦游历西樵山时的感受。首句"江西美景闻天下"开门见山,表达了江西景色的闻名遐迩。"君上湖亭意若何"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心境,暗示对美景的期待和游玩的兴致。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如同千重暖浪,而山峰间的云雾则如画卷般舒展,展现了自然的宏大与变幻。"阳春有脚归花柳"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春天的脚步轻盈,使得花木复苏,春意盎然。
"芳草无心恋绮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非世俗的繁华。"力倦翻嫌花路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游玩的尽兴,即使疲倦,也觉得花径不够深,不足以满足欣赏美景的心情。最后,"振衣再拟一同过"流露出诗人希望与友人谭子钦再次携手共游,共享此美景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西的美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