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久嗟鸣凤后,王纲深著获麟先
出处:《和子常赵聘君诗韵》
明 · 汪广洋
圣人予夺严书法,曾托春秋二百年。
世道久嗟鸣凤后,王纲深著获麟先。
闭门纂述无虚日,直笔光华动烛天。
还忆低头拜东野,紫阳山色落窗前。
世道久嗟鸣凤后,王纲深著获麟先。
闭门纂述无虚日,直笔光华动烛天。
还忆低头拜东野,紫阳山色落窗前。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名为《和子常赵聘君诗韵》。诗中以“圣人予夺严书法”开篇,巧妙地将孔子的编纂《春秋》与圣人之法相联系,表达了对孔子及其著作《春秋》的尊崇之情。接着,“曾托春秋二百年”一句,既是对《春秋》流传时间之长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世道久嗟鸣凤后,王纲深著获麟先”两句,运用了“鸣凤”和“获麟”的典故,前者比喻贤才的稀少,后者则象征着礼乐制度的衰微。这两句表达了对世道衰败、人才难觅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对恢复礼乐秩序的渴望。
“闭门纂述无虚日,直笔光华动烛天”描绘了诗人自己在闭门创作时的勤奋与专注,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正直与光芒,仿佛烛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寓意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最后,“还忆低头拜东野,紫阳山色落窗前”两句,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往,以及窗外紫阳山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创作的执着追求,还蕴含了对友情和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