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
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
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
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
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
小立。
画屏侧。
想罗帕旧题,肠断词客。
莲房露滴。
翠盖亭亭覆双翼。
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
记昨夜、帘幕静,玉人擪笛。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诗人以“梦为蛱蝶”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蝴蝶相联系,蝴蝶在梦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这一句通过比喻,将情感比作一朵红花,只有文鸳(一种水鸟)能理解其深情,隐喻了诗人对情感的珍视与孤独感。接下来,“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春日燕子忙碌于筑巢,却也难以忘却心中的愁绪,这愁绪最终化为记忆,成为心中永恒的印记。
“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这一句运用了音乐和自然景象的融合,暗示情感如同琴弦上的音符,被外界的凉雨所触动,使得碧云也显得湿润,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
“小立。画屏侧。想罗帕旧题,肠断词客。”诗人独自站立于画屏一侧,回想起过去与爱人共同题写在罗帕上的诗句,那份深情已令人心碎。这里通过“肠断词客”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
“莲房露滴。翠盖亭亭覆双翼。”莲蓬中的露珠滴落,翠绿的荷叶覆盖着双翼,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含了对爱情中双方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
“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瑶京,此处借指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清怨则指内心的忧愁与遗憾。诗人认为,只有桃鬟(桃花之神)能够理解这种深藏心底的清怨,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的追寻与寄托。
“记昨夜、帘幕静,玉人擪笛。”最后,诗人回忆起昨夜静谧的夜晚,玉人(美丽的女子)吹奏笛声的情景,笛声悠扬,仿佛能穿透时空,传达出无尽的思念与柔情。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自然景象、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深切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