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凉如水浸窗纱,何处悲声起暮笳
出处:《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
清 · 陈丽芳
月凉如水浸窗纱,何处悲声起暮笳。
欲觅迢遥千里梦,可怜消瘦半庭花。
露零荒沼莲房冷,风紧遥空雁字斜。
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
欲觅迢遥千里梦,可怜消瘦半庭花。
露零荒沼莲房冷,风紧遥空雁字斜。
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丽芳的《秋夜感怀时羁旅桂林》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与远方的哀愁。首句“月凉如水浸窗纱”以月光清凉如水比喻秋夜的寂静,映照在窗纱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何处悲声起暮笳”则引入了悲凉的胡笳声,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听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思乡之情的触发。
接下来,“欲觅迢遥千里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遥远梦境的追寻,然而“可怜消瘦半庭花”,又以庭花的凋零象征着自己在外漂泊的憔悴和时光的流逝。诗人继续借景抒情,“露零荒沼莲房冷,风紧遥空雁字斜”,荒芜的沼泽、冷落的莲房和南飞的大雁,都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漫道莼鲈滋味好,三吴归去已无家”,通过提及江南美食——莼鲈,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但更深层次的是表达了无处可归的无奈,因为即使美味也无法填补失去家园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