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
出处:《书生叹》
宋 · 陆游
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卖浆卖饼活有馀。
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
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夫。
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
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
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
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
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曼倩岂即贤侏儒。
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
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夫。
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
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
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
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
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曼倩岂即贤侏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生叹》,通过对城中小儿和垄头男子的对比,表达了对秀才(读书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秀才一生致力于学问,却忽视了实际谋生技能,导致衣食无着,名声才华反而招致毁谤,最终可能饿死于空谷,显得既可怜又愚昧。诗人认为,即使秀才犯错,他们的愚行也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无知,而并非全然不可原谅。同时,诗人以曼倩为例,暗示即使是像曼倩这样的贤者,也可能遭遇困境,进一步强调了读书人生存的艰难。整体上,这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冷酷现实,以及读书人自身需要更为务实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