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不惜买千金,首恶宁容污寸墨
临洮健儿衷甲衣,曹家养儿乘祸机。
匹夫妄作九锡梦,鬼蜮敢学神龙飞。
负鼎而趍不遄死,筑台尚欲储歌舞。
但知铜雀望西陵,不觉妖狐叫墟墓。
分香卖履吁可怜,所志止在儿女前。
竟令山阳奉稚子,出尔反尔宁无天。
陈留作宾向司马,包羞更出山阳下。
国亡台废天厌之,何事人犹拾残瓦。
古来观物当观人,虞琴周鼎绝世珍。
区区陶甓出汉贼,矧可使与斯文亲。
歙溪龙尾誇子石,端州鸲眼真苍璧。
好奇不惜买千金,首恶宁容污寸墨。
书生落笔驱风雷,要学鲁史诛奸回。
请君唾去勿复用,铜雀犹在吾当摧。
匹夫妄作九锡梦,鬼蜮敢学神龙飞。
负鼎而趍不遄死,筑台尚欲储歌舞。
但知铜雀望西陵,不觉妖狐叫墟墓。
分香卖履吁可怜,所志止在儿女前。
竟令山阳奉稚子,出尔反尔宁无天。
陈留作宾向司马,包羞更出山阳下。
国亡台废天厌之,何事人犹拾残瓦。
古来观物当观人,虞琴周鼎绝世珍。
区区陶甓出汉贼,矧可使与斯文亲。
歙溪龙尾誇子石,端州鸲眼真苍璧。
好奇不惜买千金,首恶宁容污寸墨。
书生落笔驱风雷,要学鲁史诛奸回。
请君唾去勿复用,铜雀犹在吾当摧。
注释
衷甲衣:穿着铁甲。曹家:指曹操家族。
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极高的荣誉。
鬼蜮:比喻阴险狡诈的人。
负鼎:背负重鼎,比喻承担重任。
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
山阳:地名,此处代指山阳公曹操。
陈留:地名,此处指陈留太守。
国亡台废:国家灭亡,宫殿废弃。
斯文:指文雅的事物或文化。
歙溪:地名,今安徽歙县。
端州:地名,今广东肇庆。
书生:读书人。
鲁史:指《春秋》,鲁国史官所记。
翻译
临洮的勇士身穿铁甲衣,曹家养育儿子只为祸乱时平凡人妄想得到帝王的九锡尊荣,鬼魅也敢学神龙飞翔
背负重鼎趋炎附势,却不知速死,还建高台以享歌舞
只知在铜雀台上眺望西陵,不觉狐狸在荒坟中哀鸣
分香卖履多么可悲,目标仅限于儿女私情
最终让山阳守着幼儿,反复无常,难道没有天理
陈留之人作为司马的宾客,耻辱之下更逊于山阳
国家灭亡宫殿废弃,天意已厌弃,为何还有人捡拾残瓦
自古观察事物要看人品,虞舜的琴和周朝的鼎都是稀世珍宝
区区陶砖出自汉贼之手,怎能让它玷污了文雅之物
歙溪的龙尾石和端州的鸲眼璧,珍贵无比
为求奇物不惜千金,但首要罪恶怎能容忍沾染半点墨迹
书生挥毫如驱风雷,要像鲁国史官那样惩治奸邪
请你们唾弃这些,我定会摧毁这铜雀台
鉴赏
这首诗是在批评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文人风气。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抨击了那些只追求外在浮华、不顾内涵真实的行为,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真正文化艺术价值的追求和坚守。
“临洮健儿衷甲衣,曹家养儿乘祸机。” 这两句通过对两个家族的描绘,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命运。一个是强健之子穿着镀金甲胄,另一个则是在灾难中成长,这种对比隐含深刻的社会批判。
“匹夫妄作九锡梦,鬼蜮敢学神龙飞。” 这里指责那些平凡人妄想达到高贵的地位,甚至企图像神龙一样飞升,这是对当时文人的虚伪和不切实际的讽刺。
“负鼎而趍不遄死,筑台尚欲储歌舞。” 这两句描绘出一些人即使面临死亡也不放弃追求外在荣华的丑态,以及他们为了享乐而建造高台的荒唐行为。
“但知铜雀望西陵,不觉妖狐叫墟墓。” 铜雀指代古代名砚,西陵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文化价值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一些人的愚昧,他们只盯着外在的财富而不自知身处险境。
“分香卖履吁可怜,所志止在儿女前。” 这里描写了那些为了儿女甚至分香卖履的人,他们的志向仅限于家庭琐事,缺乏更高远的追求。
“竟令山阳奉稚子,出尔反尔宁无天。” 山阳可能是指代诗人所处之地。这里表达了对那些只关心个人和家族利益,不顾国家大义的人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讽刺,展现了诗人的深刻见解和坚持真实文化价值的态度。他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浮华、追求表面的风气,并表达了对于真正文学艺术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