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杨马才,斯人不见容
出处:《简吴明卿舍人》
明 · 宗臣
岩岩京洛间,天门俨九重。
中有缨弁客,翼翼从飞龙。
朝听比里竽,夕听南邻钟。
嗟哉杨马才,斯人不见容。
偃蹇以薄游,朝餐夕不供。
抽翰灿春华,扬藻凌高峰。
昔为一时重,今为万世宗。
作者岂无传,谁能撄其锋。
寄谢同心人,斯理谅可从。
中有缨弁客,翼翼从飞龙。
朝听比里竽,夕听南邻钟。
嗟哉杨马才,斯人不见容。
偃蹇以薄游,朝餐夕不供。
抽翰灿春华,扬藻凌高峰。
昔为一时重,今为万世宗。
作者岂无传,谁能撄其锋。
寄谢同心人,斯理谅可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简吴明卿舍人》。诗中描绘了京洛之间天门的庄严景象,以及其中的官员们恭敬地跟随皇帝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朝夕听到的不同音乐,表达了对杨马才华的赞赏与惋惜之情。接着,诗人感叹杨马才的才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而自己也因地位低下,生活困顿。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继续创作,作品如同春花灿烂,文采飞扬,超越了高峰。诗人回顾过去,杨马才曾一时受到重视,如今则成为后世的典范。尽管如此,诗人的作品却难以被人触及和理解。最后,诗人向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他们能理解并遵循这样的道理。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才华与地位关系的反思,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