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
出处:《出关寄贾岛》
唐 · 周贺
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
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
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
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故乡已经没有了后代子孙,无人与我在青门外共度晚年。漫长的道路延伸在早秋季节,深夜里我们告别了村庄。
伊水边同行的旅人,山岳间回荡着猿猴的哀鸣。
离开后期待再次招隐归隐,何时能再提起这样的愿望呢?
注释
旧乡:故乡。子孙:后代。
青门:长安城的东门。
迢递:遥远。
早秋:初秋。
别离:告别。
深夜村:深夜中的村庄。
伊流:伊水(古代河流名)。
岳响:山岳的回声。
啼猿:猿猴的哀鸣。
后期:未来。
招隐:招隐居,指隐居生活。
何当:何时能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乡愁与对故土的留恋。开篇“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牵挂和孤独感受。在一个没有后代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自己的年迈无依,无人可以陪伴他走到生命的终点。"青门"象征着家园,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
接着,“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即将离开故乡的不舍和哀愁。在一个早秋的清晨,诗人踏上了离别之路,这条路显得尤为漫长。"别离深夜村"则更增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悲凉,夜晚的寂静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艰辛。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两句中,“伊流”指的是水流,这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的愁绪随着河流不断延伸,而“岳响答啼猿”则是山谷间回荡的猿啼声,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和鸣。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在离开之后,他希望能够找到一处静谧之所以修身养性(招隐)。而“何当复此言”则是诗人对于重返这个话题的不确定性,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的无奈和渺茫。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深情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命流转和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