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庵居深山,静中观万物
出处:《结庵》
宋 · 白玉蟾
结庵居深山,静中观万物。
绿苔封晓云,苍藤缚夜月。
啼鸟挂岩头,暗水洗石骨。
风起山若雷,海翻浪似雪。
少年不归来,人间空白发。
绿苔封晓云,苍藤缚夜月。
啼鸟挂岩头,暗水洗石骨。
风起山若雷,海翻浪似雪。
少年不归来,人间空白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深山:偏远的山区。静中:在宁静之中。
绿苔:覆盖在石头上的绿色苔藓。
晓云:清晨的云雾。
苍藤:颜色深沉的老藤。
夜月:夜晚的月亮。
岩头:山崖顶部。
暗水:隐蔽或幽暗的水流。
石骨:石头的质地。
风起:风起时。
海翻:大海翻腾。
浪似雪:浪花洁白如雪。
少年:年轻的时光。
归来:返回。
空白发:满头白发。
翻译
在深深的山中建起小屋,静静地观察万物。早晨的露水覆盖着青苔,古老的藤蔓缠绕着夜晚的月色。
鸟儿在崖头啼叫,幽暗的水流冲洗着石头的骨骼。
风吹过山峦如雷鸣,海浪翻滚像白雪皑皑。
青春不再来,人间只剩下白发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居所,环境幽静,万物皆在其观察之下。绿色的苔藓覆盖了清晨的云雾,而长满刺激感官的藤蔓则像是捆绑着夜晚明亮的月亮。鸟儿栖息在岩石的边缘,而幽深的水流冲刷着坚硬的石头,给人以时间的沉淀感。风起时,山间如同雷鸣;海洋翻腾,波浪宛如积雪。
诗中透露出隐士对世事的超然和淡泊,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青春易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哀愁。少年时光不再回来,而人间的白发却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这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宿愿无法实现的内心独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易逝、时光荏苒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