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瓣香曾愿托,北望泪苏苏全文

瓣香曾愿托,北望泪苏苏

出处:《睢阳汤公挽词
清 · 周龙藻
初喜明良合,旋伤道命孤。
世应摧直道,天亦丧醇儒。
正色居朝著,昌言备庙谟。
常羞持禄位,未拟保身躯。
仗马方钳结,成乌自毕逋。
群嗔杨震戆,翻笑马光迂。
白日高难照,青蝇点欲污。
尸犹思指佞,瞑岂为怜吴。
定论中朝在,遗哀南国殊。
衔恩遍倪耄,会哭尽生徒。
岘首碑宜勒,桐乡祀不诬。
瓣香曾愿托,北望泪苏苏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周龙藻为悼念汤公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汤公的深深哀悼和对其人品的极高评价。首联“初喜明良合,旋伤道命孤”以对比手法,初时为汤公与明君的契合而欣喜,随后又因汤公的孤独命运而悲痛。接着,诗人感慨世道不公,直言之士难以立足,“世应摧直道,天亦丧醇儒”,暗示了汤公的正直遭到了压制。

“正色居朝著,昌言备庙谟”赞扬汤公的刚正不阿和深思熟虑的建议,然而他并未因此而贪图权位,“常羞持禄位,未拟保身躯”。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描绘了汤公的困境,“仗马方钳结,成乌自毕逋”,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忠诚和无奈。

诗人感叹汤公的悲剧性遭遇,周围的人误解甚至嘲笑他的耿直,“群嗔杨震戆,翻笑马光迂”。然而,汤公的高尚品质如日光般明亮,却被小人玷污,“白日高难照,青蝇点欲污”。他至死仍不忘揭露奸佞,令人敬佩,“尸犹思指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汤公身后事的关怀,以及对师徒们的哀悼,“定论中朝在,遗哀南国殊”。他承诺将汤公的恩德铭记于心,并向北方遥祭,泪水涟涟,“衔恩遍倪耄,会哭尽生徒”。结尾处,诗人提到为汤公立碑和祭祀,寄托哀思,“岘首碑宜勒,桐乡祀不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汤公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人格和悲剧命运,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