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机不堕照,如水已知源
出处:《题沩源》
宋 · 释德洪
临机不堕照,如水已知源。
从此常流出,其声离语言。
算沙嗟意马,捉月笑情猿。
若解提空印,休登立雪轩。
从此常流出,其声离语言。
算沙嗟意马,捉月笑情猿。
若解提空印,休登立雪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题沩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临机不堕照,如水已知源”,以“临机”喻指面对事物时的瞬间抉择或洞察,强调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和洞察力,如同清澈的水流已经知道其源头所在,寓意着智慧与明悟。接下来,“从此常流出,其声离语言”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智慧的流动,声音超越了言语的束缚,暗示着心灵深处的真谛无法通过语言完全表达,需要通过内在体验去感知。
“算沙嗟意马,捉月笑情猿”两句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纷扰的思绪比作难以驾驭的“意马”,将追求不可及之物的心态比作追逐月亮的“情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杂念和欲望的反思,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的向往。
最后,“若解提空印,休登立雪轩”则是对如何达到心灵净化和智慧提升的指引。这里的“提空印”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印”,即理解一切皆空,去除执着;而“立雪轩”则可能是指某种修行的场所或象征。这两句话鼓励读者通过深入的内省和修行,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升华,不必再寻求外在的修行场所或形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传达了禅宗思想中关于智慧、超脱和内心的纯净的深刻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