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出处:《秋夜杂兴三首 其一》
宋 · 俞德邻
客舍坐不寐,隐隐闻秋砧。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
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
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
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
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客居他乡时的复杂心情与所见所感。首句“客舍坐不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独自一人在异乡的旅舍中难以入眠,内心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隐隐闻秋砧”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两句,以露珠在月光下的清冷与微风拂过带来的凉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与淡然的态度。接下来,“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描绘了银河倾斜欲落的景象,以及北斗星横挂天际的壮丽,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人生渺小的感慨。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则通过寒蝉的悲鸣,将自然界的哀愁引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情绪。最后,“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一句,以松树的泉水声比作天上的琴音,不仅丰富了听觉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与共鸣。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则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无限愁绪,以及对当前深沉秋夜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