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出处:《宿辉公精舍》
唐 · 温庭筠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房:指修行者的静室。清话:清静的交谈。
林彩:月光下的林木色彩斑斓。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橡霜:橡树上的霜。
杉火:松木燃烧的火。
褐:粗布衣。
心知:内心明白。
觉路:醒悟的道路。
翻译
禅房内没有世俗之物,今夜我们在此清谈。月光下,林木在水雾中显得斑斓,山涧流水声在月色中回荡。
山谷间的霜露洗净,只有一炉松火照亮,空寂无声。
身披粗布衣,寒意更显深沉,但内心明白,这条路通往醒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禅房中的夜晚情景。"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表达了禅房内的宁静与和谐,隐者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状态。"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更进一步地刻画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隐者在禅房中点燃柴火取暖的情景。最后,"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清凉的环境中,内心所获得的明悟和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房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体验,以及在寂寥与寒冷之中寻得的心灵宁静。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表现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