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出处:《至颍州访故老》
宋 · 李曾伯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离开。汴:指汴州,古代地名。
五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通:连接。
淮:淮河。
荒原:荒芜的原野。
王剪:可能指历史人物,此处为泛指。
骨:指生命或牺牲。
废井:废弃的水井。
伍奢:楚国大夫,此处借代忠烈之士。
旧筑:过去的建筑。
河南:黄河以南。
坞:村落。
新城:新建的城市。
塞北:北方边塞。
百年:很长时间。
遗爱:遗留的爱戴和怀念。
六一:可能指欧阳修,因其号六一居士。
故碑:古老的纪念碑。
翻译
从这里到汴州有五百里的路程,沿途经过十八个村庄。荒凉的原野见证了王剪的英勇牺牲,废弃的井旁仿佛仍有伍奢的灵魂飘荡。
过去的河南村落已成废墟,新的城池在塞北边疆建立。
百年过去,他们的仁爱仍然被人怀念,六一故碑记录着他们的事迹留存至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程五百里,穿越十八个村庄的旅途景象。开篇即写“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展现出广阔的地理范围和深远的意境。接着,“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两句,则通过对古人故事的点染,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王剪骨、伍奢魂都是古代忠诚正直之士的典故,他们的精神在荒凉的原野和被废弃的井中得以传承,寄寓着诗人对忠良之士的崇敬之情。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两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描述。河南坞和塞北屯都是军事设施的遗迹,从“旧”到“新”,折射出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更替。
最后,“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百年遗爱”意味着历经世代仍然留恋于心的美好情感,而“六一故碑存”则指的是那些记录着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的碑刻,虽历经沧桑却依旧矗立,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