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鸣人必穷,我穷岂所宜
出处:《怀寄周元翁十首 其四》
宋 · 贺铸
周郎妙雅道,五字可人师。
许与非不严,奈何取我诗。
我诗如秋虫,徒增长年悲。
指疵固有望,逐臭得无嗤。
诗鸣人必穷,我穷岂所宜。
愿君勿阂此,晚节益经奇。
许与非不严,奈何取我诗。
我诗如秋虫,徒增长年悲。
指疵固有望,逐臭得无嗤。
诗鸣人必穷,我穷岂所宜。
愿君勿阂此,晚节益经奇。
注释
妙雅:形容才情高雅,超凡脱俗。可人师:令人敬佩的老师,有教化之功。
许与非不严:宽待承诺和拒绝,不苛刻。
取我诗:指批评或评价我的诗作。
秋虫:比喻深沉哀怨的诗声。
逐臭:追名逐利,这里指追求赞誉。
穷:贫穷,也暗指困顿的生活状态。
晚节:晚年,生命的后阶段。
经奇:经历奇特,与众不同。
翻译
周郎的才情高雅,五个字就能教人欣赏。他对待许诺和拒绝都很宽松,为何要拿我的诗来评判呢?
我的诗就像秋天的虫鸣,只会增添岁月的哀愁。
尽管有人指出我的诗中的瑕疵,但我追求的是真理,而非嘲笑。
诗歌往往伴随着贫穷,我贫穷本就不是常态。
希望你不要因此而阻碍了对我的理解,我的晚景会更加独特非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友人周元翁的怀念之作,以表达对其才华和人品的赞赏。首句“周郎妙雅道”赞扬了周元翁的高雅才情,称他为五字之师,言简意赅。接下来的诗句“许与非不严,奈何取我诗”表达了对周元翁公正无私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诗歌的谦虚态度,认为自己的诗作如同秋天的虫鸣,充满了岁月的哀愁。
诗人自嘲说,虽然他的诗可能有瑕疵,但并不期望得到过分的批评;同时,他也意识到“诗鸣人必穷”的普遍看法,暗示自己身处困境,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诗歌的执着。最后,他诚恳地希望朋友不要因此而对他有所误解,他的晚节会更加出类拔萃,显示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贺铸对友人的敬佩和自我反思,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