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出处:《初夏三首 其二》
宋 · 王镃
牧笛无腔雨似烟,菜花成子日如年。
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注释
牧笛:牧童吹的笛子。无腔:没有固定曲调。
雨似烟:雨水像烟雾一样。
菜花成子:菜花结籽。
日如年:日子漫长如同过了一年。
人家:农户。
火养:用火(指桑火)养育。
春蚕:春天的蚕。
快:迅速。
要趁工夫:抓紧时间。
下早田:早起耕田。
翻译
牧童吹着笛子却没有固定的曲调,雨水如烟雾般弥漫。菜花结籽的时节漫长得仿佛一日如一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农村生活景象。"牧笛无腔雨似烟",这里的“牧笛”指的是田野间放牛时所吹奏的小笛子,“无腔雨”则是形容春天细雨如丝线般轻柔,而“雨似烟”则生动地捕捉了这细雨与薄雾之间的朦胧模糊之感,表现出一种淡远而又温润的情态。
接下来的"菜花成子日如年",通过对菜花繁殖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生命轮回的主题。这里的“成子”指的是菜花结籽,“日如年”则形容时间流逝得飞快,就像一天天过去却感觉不到,好像一年才过去一样。
第三句"人家火养春蚕快",展示了农户们对春蚕(即养蚕)的关怀与期待。春天是养蚕的季节,“火养”则指的是用火炉来调节温度以促进蚕虫生长,体现出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的关注和投入。
最后一句"要趁工夫下早田",则强调了农民们赶在适宜时机尽快进行耕作的紧迫感。这里的“趁工夫”意味着抓住最佳时节,而“下早田”则是指早晨便开始农事,体现出勤劳和对土地负责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生动画面,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