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
出处:《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一针落大海,万古无还期。
纤纤刺绣女,断肠终尔思。
物重干将去,心愿精卫为。
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
铦锋贯綵缕,缝纫实所宜。
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
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遗。
纤纤刺绣女,断肠终尔思。
物重干将去,心愿精卫为。
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
铦锋贯綵缕,缝纫实所宜。
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
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遗。
注释
一针:比喻。大海:象征无尽的分离。
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细巧。
刺绣女:指做刺绣的女子。
干将:古代名剑,象征贵重物品。
精卫:神话中的鸟,象征坚定的决心。
邻妪:邻居的老妇。
殷勤:热情周到。
铦锋:锐利的针尖。
贯綵缕:穿透彩线。
匪妾:不是我旧时的东西。
怆然:悲伤的样子。
大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忘恩:忘记恩情。
忽如遗:突然忘记。
翻译
一针投入大海,永远没有归期。纤细的绣女,内心悲痛,始终思念着你。
珍贵物品如同干将剑般离去,我的心愿只有精卫鸟能理解。
邻居老妇恰好有这样一件,她热情地送来。
锋利的针穿透彩线,这正是缝纫所需。
这不是我往昔的物件,睹物思人,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何大丈夫,轻易忘记恩情,仿佛从未拥有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对往昔情深的缅怀和哀愁。"一针落大海,万古无还期"以宏大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难以挽回的情感。接着"纤纤刺绣女,断肠终尔思"则具体描写了一位细心缝制的女子,她的心思如同针线一般细腻,却又如刀割般痛苦。
"物重干将去,心愿精卫为"显示了她对过往记忆的珍视和守护之情。"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则是说邻家女子恰巧拥有这件物品,她殷切地带来了这份馈赠。
"铦锋贯綵缕,缝纫实所宜"描绘了针线穿梭的精细工艺,也隐喻着记忆与情感的深入人心。最后两句"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旧物和往昔之情的珍惜,以及对于男子汉忘记往昔恩情的不解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针线比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