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全文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出处:《答李公安
宋 · 王令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穷吭折吻气力绝,始尽退伏非所曹。
近来笔砚思置去,新诗苟有亦自韬。
闲时屡索不肯出,若欲献贵贱厥操。
李君南来久有日,我始得见试捾搯。
忽逢诗挑欲我接,快句锐利磨矛刀。
要令口献近章句,若急敌迫不可逃。
颜赪舌涩不可吐,滞若乱绪强抽搔。
惟其自陈尚讷怍,况又听者宁不聱。
退归自与败者比,誓欲弃甲弓矢櫜。
新诗见投又须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拼音版原文

míngshìfēnmáoduōjiàndàishangbāo

xuédǎisānmǎnjiēháo

wényuānyuányóuàijiānghǎijiàdàngxiāngtūntāo

fāngshǎoshíwèishíkuìyǐnlǐngwàngshēnggāo

qióngkēngzhéwěnjuéshǐjìn退tuìfēisuǒcáo

jìnláiyànzhìxīnshīgǒuyǒutāo

xiánshísuǒkěnchūruòxiànguìjiànjuécāo

jūnnánláijiǔyǒushǐjiànshìtāo

féngshītiāojiēkuàiruìmáodāo

yàolìngkǒuxiànjìnzhāngruòxiàntáo

yánshézhìruòluànqiángchōusāo

wéichénshàngzuòkuàngyòutīngzhěníngáo

退tuìguībàizhěshìjiǎgōngshǐtuó

xīnshījiàntóuyòuduōzāishǒulá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令的作品,题为《答李公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才华横溢、学问渊博的景仰,以及自己年轻时的不自量力和后来的收敛自守。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历史上才子佳人的繁多,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识渊博,如同穿着华丽的服饰。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 诗人赞叹这些名士虽然值得学习,但难以企及,他们像孔子的三千弟子一样,是真正的儒家才俊。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这里形容古代文学作品如同江海一般辉煌深远,互相激荡、交织在一起。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诗人自省少年时的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只是一味追求名利,让自己的名声与日月争辉。

"穷吭折吻气力绝,始尽退伏非所曹。" 但随着年岁增长,诗人的才华耗尽,无奈中只能退隐,不再是当年的风云人物。

"近来笔砚思置去,新诗苟有亦自韬。" 近日来,诗人已经放下了书写的工具,对于偶尔产生的新诗,也只是自己珍藏,不愿轻易示人。

"闲时屡索不肯出,若欲献贵贱厥操。" 诗人在闲暇时光反复搜寻自己的旧作,但也不愿意轻易地将它们呈现出来,即使是对尊贵或平常的人,也是一样的小心翼翼。

"李君南来久有日,我始得见试捾搯。" 诗人提到李公安从南方来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自己才刚有机会与他交流诗歌。

"忽逢诗挑欲我接,快句锐利磨矛刀。" 突然之间,李公安提出要续写一首诗,要求诗人接上,这个请求就像锐利的矛一样,让人感到压力巨大。

"要令口献近章句,若急敌迫不可逃。" 诗人被逼到必须立即以口头方式献上自己的诗句,就像是面对紧急的情形,无路可逃。

"颜赪舌涩不可吐,滞若乱绪强抽搔。" 面对这样的局面,诗人的脸色涨红,说话变得艰涩,不易言语,心中如同一团乱麻,被迫硬着头皮去理顺。

"惟其自陈尚讷怍,况又听者宁不聱。" 诗人虽然自我介绍还算得体,但对于听众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

"退归自与败者比,誓欲弃甲弓矢櫜。" 诗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撤退,与那些失败的人相比,只好发誓要放弃武装和战斗的工具。

"新诗见投又须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即便是李公安投来新的诗作,也要求诗人必须和声相应,诗人感慨自己为何不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让心境变得坚不可摧。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才华横溢的名士时的自我矛盾,以及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所体现出的谦逊和自我保护。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的展现,即即便是在文学创作上,也要保持适当的谦虚和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