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出处:《李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梅尧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注释
伊水:指伊河,古代中国河流。月:夜晚的月亮。
青山:青翠的山峰。
北脚:山脚处。
夜台:墓地。
晓:清晨。
阴岭:阴暗的山岭。
熏:飘散的香气。
龙剑:象征贵重的剑,可能指墓主人的遗物。
埋没:被埋藏。
庭兰:庭院中的兰花。
郁芬:浓郁的香气。
门下客:指去世的主人的门客或追随者。
道傍文:路边的碑文或铭文。
翻译
伊水西边的月亮升起,青山脚下笼罩着云烟。幽静的墓地不再有清晨,阴暗的山岭间偶尔飘来香气。
曾经的宝剑深埋地下,庭院中的兰花却依然馥郁芬芳。
我不知那离去的宾客,是谁在路边镌刻了这些文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李尚书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以伊水西头的月光和青山北脚的云雾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伤的氛围。"夜台无复晓"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永恒。"阴岭有时熏"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意境,暗示着亡者在地下世界的孤独与寂静。
诗人接着借"龙剑双埋没"象征李尚书的才华被埋没,"庭兰竟郁芬"则寄托了对其品德高尚的赞美,即使身故,其人格魅力依然如兰香般馥郁。最后,诗人以疑问语气询问,不知还有谁能够像门下的贤士那样,在道旁刻下追思的文字,表达了对后人缅怀先贤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后世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