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扁舟向何许,漂泊傍渔罾全文
借石谁为主,叫应呼莫应。
楼高才隐约,树远更崚嶒。
挂席凡三过,停桡欠一登。
扁舟向何许,漂泊傍渔罾

翻译

借来的石头究竟属于谁,呼唤却无人回应。
楼阁高耸,只能隐约看见,树木遥远,显得更加峻峭。
我曾三次经过这里,但都未能停留登岸。
我的小船将驶向何处?只能随波逐流,靠近渔网旁漂流。

注释

借石:借来的石头。
谁为主:归属权不明。
叫应:呼唤。
呼莫应:无人回应。
楼高:楼阁高耸。
隐约:模糊可见。
树远:树木在远处。
崚嶒:形容山石陡峭。
挂席:挂起船帆。
凡三过:总共三次经过。
停桡:停下船桨。
欠一登:未有一次登岸。
扁舟:小船。
何许:何处。
漂泊:漂泊无定。
傍渔罾:靠近渔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时的情景。首句“借石谁为主”以问句起笔,引发读者思考,暗示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叫应呼莫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人回应的寂寥感。诗人通过“楼高才隐约,树远更崚嶒”两句,描绘了远处楼阁和峻峭山树在风中若隐若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辽阔的意境。

“挂席凡三过,停桡欠一登”表达了诗人舟行频繁,却仍有未尽之程的无奈,以及对登岸暂歇的渴望。最后一句“扁舟向何许,漂泊傍渔罾”则直接揭示了诗人自身的漂泊状态,以及对未知目的地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诗人独行江湖的艰辛与诗意,具有浓厚的旅途抒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