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出处:《游安宁温泉》
清 · 吴铭道
野性颇爱山,逢山便欲住。
那知此山中,幽胜复无数。
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
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
本非无垢人,幸可洗尘雾。
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
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
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
那知此山中,幽胜复无数。
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
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
本非无垢人,幸可洗尘雾。
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
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
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铭道的《游安宁温泉》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在山中温泉的沉浸体验。首句“野性颇爱山,逢山便欲住”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痴迷。接下来,诗人通过“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展现了山中春天的生机盎然,桃花盛开,泉水潺潺,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进一步描绘了温泉的宁静与滋养,暗示着身心的洗涤和舒缓。诗人感叹自己并非超脱之人,但仍能在山中找到洗涤尘世烦恼的所在。“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则通过听觉描绘山间风声和泉水声,如同美妙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写诗人陶醉于美景,忘我地吟唱,仿佛要羽化成仙。接着,“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描述了诗人沉醉于温泉的奇妙景象,甚至忘了原本的路径。“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表现了时光在美景中流逝,诗人不愿时光停留。
最后两句“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诗人意识到虽然无法完全逃离世俗,但仍然会在心中反复回味这次山中游历,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安宁温泉的美,以及诗人在此处得到的心灵净化和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