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边阘茸过年馀,万斛尘襟未扫除
出处:《次梅庄守岁韵》
宋 · 胡仲弓
吟边阘茸过年馀,万斛尘襟未扫除。
守岁有人献椒颂,辟邪无术诿桃符。
屠苏不饮防心醉,春帖慵裁欠句书。
说与江湖诸老大,浮生消得几桑榆。
守岁有人献椒颂,辟邪无术诿桃符。
屠苏不饮防心醉,春帖慵裁欠句书。
说与江湖诸老大,浮生消得几桑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吟边阘茸:在吟咏中。过年馀:度过了一年多。
万斛尘襟:满心的尘埃。
未扫除:仍未清除。
守岁:守夜迎新年。
献椒颂:献上颂词庆祝。
辟邪:驱邪。
诿桃符:依赖桃符。
屠苏:屠苏酒。
防心醉:防止醉倒。
春帖:春联。
慵裁:懒于构思。
江湖诸老大:江湖上的老友们。
浮生:短暂的人生。
消得:能享受。
几桑榆:多少宁静时光。
翻译
在吟咏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满心的尘埃仍未清除。守岁时有人献上颂词庆祝,但无法驱邪,只能依赖桃符的象征意义。
即使有屠苏酒,也不敢轻易饮用以防醉倒,写春联也懒于构思,缺少佳句。
告诉江湖上的老友们,一生中能享受的宁静时光又有多少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次梅庄守岁韵》,诗中表达了诗人过年后的感慨和守岁的场景。首句“吟边阘茸过年馀”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酒中的状态,时间已过一年,但心中的纷扰仍未清除。次句“万斛尘襟未扫除”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内心的烦忧如同千斛之多,未能得到释放。
“守岁有人献椒颂,辟邪无术诿桃符”写的是守岁时的风俗,有人向他献上颂词以祈福,但他并无良策来驱邪,只能寄托于传统的桃符。接下来,“屠苏不饮防心醉,春帖慵裁欠句书”表达了诗人对节日习俗的淡漠,不愿饮酒以免心醉,连写春联也懒于构思,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
最后两句“说与江湖诸老大,浮生消得几桑榆”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告诉那些在江湖上漂泊的老友们,人生短暂,能享受的宁静时光(桑榆)并不多,暗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