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出处:《月琴吟赠程禹仲》
宋末元初 · 仇远
我月太古色,我琴太古音。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月:月亮。
太古色:古老的色彩。
琴:古琴。
音:声音。
心:内心。
胎仙:比喻仙女或优美的舞姿。
圆缺:月亮的盈亏变化。
亏盈:盈亏,指事物的盈满和亏损。
心迹:心境和行为。
游太古:在太古时代游历。
渠:他,指前文提到的‘笑渠’之人。
广寒游:广寒宫的游历,常用来象征仙境或月亮。
霓裳羽衣:古代华丽的舞蹈服装。
翻译
我的月亮古老如初色,我的琴声充满古韵。在音色中寻找我,怎能真正理解我内心。
月光洒满茅亭,无论日夜,我倚着梧桐观看仙女起舞。
月亮本无圆缺,我的心境也清澈无暇,如同在太古游走。
他嘲笑他人空自游历广寒宫,却忘了那霓裳羽衣的美妙乐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月琴吟赠程禹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月亮和琴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我月太古色,我的琴太古音。"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通往古远时空的意境,月亮和琴声都被赋予了"太古"的特质,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这两句通过对比月亮(色)与琴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深邃和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光洒满了茅亭,无论是夜晚还是正午,作者都能静坐其中,观赏着仙境般的舞蹈。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这两句强调了一种自然无为、顺应天性的生活态度,心灵纯净,不受外界干扰,能够在永恒的时空中自由徜徉。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情的一种回忆和祝愿,尽管身处广阔而寒冷的世界,也不忘记那些穿着华美衣衫、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朋友们。
整首诗通过月亮与琴声的古老,以及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精神自由的珍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