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
出处:《漫题二十六岁时照影》
清 · 严复
镜里分明隔世身,相看四十过来春。
风灯骨肉今馀几,土梗形神定孰亲。
已有人归留鹤语,更无松老长龙鳞。
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
风灯骨肉今馀几,土梗形神定孰亲。
已有人归留鹤语,更无松老长龙鳞。
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严复在自己二十六岁时所作,以镜中影像为引,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镜里分明隔世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镜子看到过去的自己,仿佛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感叹。"相看四十过来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从二十六岁到四十四岁,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
接下来的两句"风灯骨肉今馀几,土梗形神定孰亲",将人比作风中的残烛和泥土中的枯枝,暗示身体的衰弱和亲人的离散,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珍视。"已有人归留鹤语,更无松老长龙鳞"借鹤语和松老寓言,寓意亲友的离去和自己的孤独,以及对长寿的期望。
最后两句"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提到商岩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在余生能如道家子真般超脱,不再被世俗困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严复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