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
出处:《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叶适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
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
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
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
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
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
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
注释
昔年:过去。叨:有幸。
上殿:面圣(朝见皇帝)。
宸襟:皇帝的心意。
岂不:难道不。
人思奋:人们想要奋发。
其如:然而。
天意深:天意难以揣测。
帝王:皇帝。
犹:仍然。
遇合:相遇或离散。
南北:指地域差异,这里可能暗示朝廷与地方势力。
升沈:升迁或沉沦。
尚有:还会有。
登遐日:登基或去世之时。
诸军:各路军队。
特赐金:特别赏赐金银。
翻译
昔日有幸面圣,感动了龙袍之心。难道不想人们奋发有为,只是天意难以揣测深厚。
即使是帝王也有相遇和离散,命运在南北之间起伏沉浮。
未来还有登基之日,军队将士特别赐予金银以示恩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从这短短的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这里“昔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叨上殿”表明诗人曾经有机会进入皇宫内庭,与帝王亲近。"叹息"二字透露出一种无限感慨,而"动宸襟"则形象地描绘出心中的波澜和对往事的怀念。
接着,“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中,“岂不”表达疑问,意味着难以解答的问题。"人思奋"指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而“其如天意深”则是对命运和天道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人间的智慧,也无法完全揭开天意的奥秘。
下一句,“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帝王"指的是皇帝,而“犹遇合”则表达了对于过去历史时刻的回忆,那些可能是与君主交往的美好瞬间。"南北限升沈"则暗示了一种境况的变迁,可能是指朝代更替或者国家疆域的扩张和收缩。
最后,“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这里“尚有”表达了对未来某些美好时刻的期待。“登遐日”则是指那些值得纪念或庆祝的日子。"诸军特赐金"可能是在讲述皇帝对有功将士的赏赐,反映出一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触及了人与天命、历史变迁以及君臣之间关系等深层主题。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