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里沧波自在流,满天风月下芦洲全文

十里沧波自在流,满天风月下芦洲

出处:《江山晚眺
宋 · 黄荣仲
十里沧波自在流,满天风月下芦洲
待携六幅生绡去,画出江南水墨秋。

拼音版原文

shícāngzàiliúmǎntiānfēngyuèxiàzhōu

dàixiéliùshēngxiāohuàchūjiāngnánshuǐqiū

注释

十里:形容江面或水面非常宽广。
沧波:深青色的波浪,形容水色清冷。
自在流:自由自在地流动。
满天:形容月光洒满天空。
风月:清风和明月,常用来描绘宁静美好的夜晚。
芦洲:长满芦苇的水边之地。
待携:准备带着。
六幅生绡:六张未染色的细薄丝绸,古代文人常用以作画。
去:前往。
画出:描绘出。
江南:指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的富饶之地。
水墨秋:用水墨技法描绘秋天的景色,江南特有的清新秋意。

翻译

江面上十里的碧波自由流淌,
满月映照在风中的芦苇洲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十里沧波自在流",诗人以悠长的江水为背景,展现了水流的自由自在,仿佛时间在静谧中悄然流逝。"满天风月下芦洲",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月光洒在芦苇丛生的水边,风轻轻吹过,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他的创作意图:"待携六幅生绡去,画出江南水墨秋",他渴望带着生绡(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物,常用于绘画)去捕捉这江南秋天的水墨韵味,将眼前所见转化为艺术的笔触。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艺术追求,以及对江南秋景的独特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江山晚眺》通过简洁的诗句,勾勒出一幅江南秋夜的水墨画卷,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