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
出处:《醉倒歌》
宋 · 陆游
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
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如今醉倒官道边,插花不怕颠狂甚。
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如今醉倒官道边,插花不怕颠狂甚。
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曩时:从前。贝锦:华丽的绸缎。
狂言:放纵的言论。
畏客传:担心被传播出去。
醉倒:沉醉。
颠狂甚:毫无顾忌。
嵬昂:挺拔。
牧竖:农夫。
元自乐:本该快乐。
懔懔:战战兢兢。
秋毫得丧:得到失去。
酣枕:酣睡。
翻译
从前饮酒从不畅饮,只敢偷偷瞄一眼,周围都是华丽的绸缎。想要放纵言论又怕被传播出去,笑声还未出口就担忧灾祸降临。
如今我已沉醉在路边,插着花,毫无顾忌地狂欢。
路人唤醒我,我更加挺拔,农夫扶持我回家,我还是步履轻盈。
这才明白人生本该快乐,错把做官当作常事,总是战战兢兢。
得到失去的琐事无需挂怀,历史的兴衰都可在一场酣睡中忘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醉倒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饮酒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转变。首句“曩时对酒不敢饮”回忆过去对饮酒有所顾忌,担心言辞不慎带来麻烦;“侧睨旁观皆贝锦”暗指当时社交场合的拘谨和谨慎。接着,“狂言欲发畏客传”表达出过去的压抑与顾虑。
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如今醉倒官道边”,诗人现在不再畏惧,尽情享受醉酒的乐趣,甚至“插花不怕颠狂甚”。行人的呼唤和牧童的扶持,更显其放纵不羁。“嵬昂”和“踔踸”描绘了醉态之态,生动形象。诗人由此领悟到“始知人生元自乐”,意识到过去过分忧虑做官的严谨其实是对生活的误解。
最后两句“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表达了诗人看淡得失,以酒消愁,视历史兴衰为过眼云烟,只愿在醉中寻得片刻解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陆游从压抑到洒脱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