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尽相识,况乃比丘师
宋 · 苏辙
五年卖盐酒,胜事不复知。
城东古道场,萧瑟寒松姿。
出游诚偶尔,相逢亦不期。
西轩吴越僧,弛担未多时。
言住西湖中,岩谷涵清漪。
却背闾井喧,曲尽水石奇。
昔年苏夫子,杖屦无不之。
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麋鹿尽相识,况乃比丘师。
辩净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随。
门人几杖立,往往闻谈词。
风云一解散,变化何不为。
辩入三昧火,卯塔长松攲。
净老不复出,麈尾清风施。
苏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间字,郁屈蟠蛟螭。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栖迟。
问何久自苦,五斗宁免饥。
俯首笑不答,且尔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复长康痴。
反复自为计,定知山中宜。
但欲毕婚娶,每为故人疑。
君归漫洒扫,野鹤非长羁。
城东古道场,萧瑟寒松姿。
出游诚偶尔,相逢亦不期。
西轩吴越僧,弛担未多时。
言住西湖中,岩谷涵清漪。
却背闾井喧,曲尽水石奇。
昔年苏夫子,杖屦无不之。
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麋鹿尽相识,况乃比丘师。
辩净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随。
门人几杖立,往往闻谈词。
风云一解散,变化何不为。
辩入三昧火,卯塔长松攲。
净老不复出,麈尾清风施。
苏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间字,郁屈蟠蛟螭。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栖迟。
问何久自苦,五斗宁免饥。
俯首笑不答,且尔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复长康痴。
反复自为计,定知山中宜。
但欲毕婚娶,每为故人疑。
君归漫洒扫,野鹤非长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偶遇友人大愚和尚以及对西湖旧游的回忆。诗中通过描述卖酒生涯的过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感慨。在城东古道场的萧瑟环境中,诗人与吴越僧邂逅,对方提及曾在西湖的岩谷间修行,那里清波荡漾,远离尘嚣。诗人回忆起苏轼昔日遍游寺庙,留下众多佳作,而自己则因佛门辩才和净心而出名。
诗人感叹自己与好友苏轼的命运相似,都曾遭受贬谪,但仍保持乐观,以诗文自娱。他们虽身处逆境,却能从自然和佛法中寻求慰藉。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放弃仕途,回归山林,完成婚娶之事,但又担心亲友误解。他告诉友人,即使归隐,也只是暂时的,如同野鹤不愿长久羁绊于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抉择,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