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辰不留兮,挽者徘徊
出处:《挽时佥判 其二》
宋 · 王柏
灵辰不留兮,挽者徘徊。
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训之不回。
以直道事人兮,任当路之疑猜。
坎壈一官兮,穷达何有于我哉。
灵辰不留兮,启社塘之夜台。
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
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训之不回。
以直道事人兮,任当路之疑猜。
坎壈一官兮,穷达何有于我哉。
灵辰不留兮,启社塘之夜台。
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
注释
灵辰:星辰。留:停留。
挽者:送行的人。
徘徊:犹豫不决。
羌:犹如。
秉德:坚守美德。
先训:先人的教诲。
不回:坚定不移。
直道:正直之道。
事人:对待他人。
当路:路上。
疑猜:猜疑。
坎壈:坎坷。
一官:官途。
穷达:贫穷显贵。
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呢。
启:开启。
社塘:古代祭祀场所。
夜台:夜晚的祭台。
薤露:古代挽歌。
再歌:再次唱起。
亦孔之哀:非常悲哀。
翻译
星辰不再停留,送行者在徘徊。如同人的坚守美德,遵循先人的教诲坚定不移。
以正直之道待人,面对路上的猜疑和误解。
坎坷的官途啊,贫穷显贵对我有何意义。
星辰不再停留,开启夜晚的社塘祭台。
再次唱起薤露之歌,充满了深深的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时佥判(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伤与无奈,以及对时事的深刻反思。
“灵辰不留兮,挽者徘徊。”这里的“灵辰”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不愿停留,而“挽者”则是指那些企图挽回或改变现状的人,他们在周围徘徊,显得无比孤单和无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易逝、世事难以挽回的感慨。
“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训之不回。”这里的“羌”字形容人如同羌笛发出凄切的声音,“秉德”则是指守持道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以及对于无法回归过去教诲的无奈。
“以直道事人兮,任当路之疑猜。”诗人在这里强调了用正直之心去处理人际关系,但同时也意识到即便如此,也难免遭遇他人的误解和猜疑。这里体现出诗人对社会人情的深刻理解。
“坎壈一官兮,穷达何有于我哉。”这两句中,“坎壈”形容困顿之境,“一官”则是指微薄的官职。诗人通过自问,表达了即使身处低微的官位,也无从谈起功名和成就。
“灵辰不留兮,启社塘之夜台。”这里再次强调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夜晚社坛的启用,这可能是诗人在特定节日或仪式上的感慨。
最后,“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薤露”指的是草木上的露水,“再歌”则是在重复唱诵。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之情,与孔子相通,这体现出诗人对古圣先贤教诲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无力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