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
出处:《送客晚归微月在林漫赠以诗》
明 · 成鹫
山南水北送山翁,野兴逢秋更不穷。
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
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
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
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
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
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归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田野、古道、溪流、林木等自然元素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淡泊宁静的氛围。
首联“山南水北送山翁,野兴逢秋更不穷”,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山南水北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野趣,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山翁的出现,不仅增添了人物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中所蕴含的闲适与超脱。
颔联“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进一步展开画面,古道上行人渐稀,远处的禾黍与近处的蓼萧形成对比,桥上的人声与田野的静谧相映成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溪水在月光下泛着波光,林间的光影随着微风摇曳,叶声与风声交织,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尾联“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浮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即使生活如飞蓬般飘忽不定,也能以笑面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