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笥曾携隆虑山,褐衣傲睨长安市
经笥曾携隆虑山,褐衣傲睨长安市。
同时淮上有吴生,苕霅为丞色不喜。
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
稷山远在汾河西,太岳中条与绛齐。
保障茧丝堪一试,凤鸾枳棘且安栖。
王生禄米薄升斗,醉后谢公诗满口。
车行上党近青天,先访谢公一携手。
何门今曳邹阳裾,当垆岂卖临邛酒。
高歌但拥如花人,刀环昨寄漳南否。
欧生海上欲归时,停云为道最相思。
绛帖紫参难远致,秋鸿须寄谢公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中的“武安王生”和“四溟子”(谢公)是两位性格迥异的朋友,一个在官场中忙碌,一个则在市井间自由自在。他们的友情跨越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体现了友谊不受身份和环境限制的主题。
“同时淮上有吴生,苕霅为丞色不喜。”描述了另一位朋友吴生,他在淮上担任县丞,但对官场并不热衷,表现出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表明了王生在稷山任职,他与谢公一样,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在乎外界的评价。
“稷山远在汾河西,太岳中条与绛齐。”点明了稷山的位置,位于汾河以西,与太岳、中条山和绛州相邻,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壮丽。
“保障茧丝堪一试,凤鸾枳棘且安栖。”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茧丝代表了稳定的官职,而凤鸾栖息于枳棘(荆棘)之上,则象征着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王生禄米薄升斗,醉后谢公诗满口。”描述了王生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诗意,醉酒后能吟诵谢公的诗歌,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
“车行上党近青天,先访谢公一携手。”表达了王生在前往上党(山西长治)的路上,首先想到的是拜访谢公,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何门今曳邹阳裾,当垆岂卖临邛酒。”借用典故,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形成对比。
“高歌但拥如花人,刀环昨寄漳南否。”表达了王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关心着远方的朋友。
“欧生海上欲归时,停云为道最相思。”提到欧大任自己,即将离开,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
“绛帖紫参难远致,秋鸿须寄谢公诗。”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鸿雁传递思念之情的愿望,希望能在秋天将诗作寄给谢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