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社知自爱,夺攘可无虑
出处:《次韵杨宰检旱野宿》
宋 · 陈造
旱后访亲知,悲风鏖愁雾。
未办饱翳桑,况能嫁阿骛。
令君妙为政,果艺今求路。
道逢枵腹民,挟纩诵言句。
保社知自爱,夺攘可无虑。
飞腾要及时,封殖须此树。
来年步畏垒,绘象各村墅。
未办饱翳桑,况能嫁阿骛。
令君妙为政,果艺今求路。
道逢枵腹民,挟纩诵言句。
保社知自爱,夺攘可无虑。
飞腾要及时,封殖须此树。
来年步畏垒,绘象各村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旱后:干旱之后。访亲知:探访亲戚。
悲风:悲凉的风。
鏖愁雾:忧愁的雾气。
饱翳桑:喂饱饥饿的人们。
阿骛:女儿。
令君:听说您。
妙为政:治理有方。
果艺:丰收的方法。
路:寻找。
枵腹民:空腹的百姓。
挟纩:捧着棉絮。
保社:爱护社区。
夺攘:抢劫。
飞腾:飞黄腾达。
封殖:种植。
畏垒:丰收的土地。
绘象:描绘富饶。
翻译
干旱之后去探访亲戚,悲凉的风中弥漫着忧愁的雾气。还没准备好喂饱饥饿的人们,更别提嫁出女儿了。
听说您治理有方,如今人们都在寻找丰收的方法。
在路上遇见了空腹的百姓,他们捧着棉絮聆听你的教诲。
懂得爱护社区的人自然会自我保护,抢劫之事无需担忧。
要想飞黄腾达,就要种植这样的树木,它至关重要。
明年我们将踏上丰收的土地,每个村庄都会描绘出富饶的画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杨宰检旱野宿》,通过对旱灾之后的农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地方官杨宰治理能力的赞赏。首句“旱后访亲知”表达了诗人亲自考察灾情的情景,接着“悲风鏖愁雾”渲染了干旱带来的凄凉气氛。诗人感叹村民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未办饱翳桑,况能嫁阿骛”,暗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令君妙为政,果艺今求路”赞扬杨宰的政绩,指出他在这样的困难时期仍能关注农业生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道逢枵腹民,挟纩诵言句”描绘了百姓空虚饥饿,但仍能口诵诗句,展现出坚韧的精神风貌。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保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保社知自爱,夺攘可无虑”,认为只要大家团结互助,就不会发生抢夺之事。他还鼓励及时采取行动,“飞腾要及时,封殖须此树”,寓意要抓住时机恢复农业生产。最后展望未来,“来年步畏垒,绘象各村墅”,期待来年丰收,村庄恢复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同情心和对地方治理的洞察,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官员的期望,具有鲜明的社会关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