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
明 · 卢龙云
历览芳原胜,谈玄道院深。
野霞纷掩映,林木更萧森。
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
羽觞移就月,杂坐听鸣琴。
野霞纷掩映,林木更萧森。
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
羽觞移就月,杂坐听鸣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诗人漫步于南郊天坛至神乐观道院的宴集场景。首句“历览芳原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的美好与独特,芳草萋萋,春意盎然,令人赏心悦目。接着,“谈玄道院深”一句,不仅描绘了道院的幽静深远,也暗示了此处是探讨玄奥哲理之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野霞纷掩映,林木更萧森”两句,通过色彩与形态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野霞的绚烂与林木的茂密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色彩,也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这里运用了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则转入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有“姹女”(古代传说中的仙子)传授丹药,象征着精神层面的修炼与提升;而“贤人”则在宴会上随意饮酒,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洒脱。这两句通过神话与现实的结合,赋予了场景以神秘与高雅的气息。
“羽觞移就月,杂坐听鸣琴”最后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羽觞(一种酒器)随着月光移动,人们围坐一起,聆听琴声。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和谐,展现了宴会的温馨与高雅。月光、羽觞、琴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完美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