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全文

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

出处:《赠从孙义兴宰铭
唐 · 李白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
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蠖屈虽百里,鹏骞望三台。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
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
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
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
亚相素所重,投刃应桑林。
独坐伤激扬,神融一开襟。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
蠹政除害马,倾巢有归禽。
壶浆候君来,聚舞共讴吟。
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
欢笑相拜贺,则知惠爱深。
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
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
峻节贯云霄,通方堪远大。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
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

拼音版原文

tiānmàozǎitiānzhīyīngcái
lǎngránqīngqiūyuèchūyìngtái

luòshēngxiùcāodāozhènfēngléi
huòsuībǎipéngxiānwàngsāntái

退tuìshíwàishìqíntángxiàngshānkāi
绿shuǐxiánbáiyúnyǒushílái

yángzǎopéngzòngmíngbēi
suǒhènjiànzhīyóuyǎngzhāohuí

yuánètāotiānrénsànyōucǎo
jīngchuānhuólínhǎnlǎo

shìxuěhuìchǐjiāngbēnwǎnlíngdào
xiāngsuǒzhòngtóurènyìngsānglín

zuòshāngyángshénróngkāijīn
xiánxīnzàizuìrénxīn

zhèngchúhàiqīngcháoyǒuguīqín
jiānghòujūnláigòngōuyín

nóngrénsuōcánduòyīngzān
huānxiàoxiāngbàizhīhuìàishēn

zhísuǒwénchēngxiáněrwèizuì
huàqiàbāngshàngmíngchísānjiāngwài

jùnjiéguànyúnxiāotōngfāngkānyuǎn
néngwénbiànfēnghǎoliúxuāngài

láiyóuyīnzhīyánguānglài

翻译

天子怀念杰出官员,皇族中得到真正的人才。
明亮的秋天月亮,独自照耀在吴地的高台上。
他的笔下生出锦绣文章,如挥舞利剑般震撼风雷。
虽然职位不高,但志向远大,如同蠖虫虽小,却期待展翅鹏程。
退朝无他事,只在琴堂中面对山景。
碧水静谧悠闲,白云时而飘过。
河阳之地富饶文采,彭泽纵情饮酒。
遗憾的是未能相见,就像仰望遥远的昭回星。
往昔恶势力滔天,百姓流离失所。
河流不再有生机,全城少有德高望重之人。
发誓要洗雪会稽的耻辱,奔赴宛陵的道路。
你向来受亚相敬重,你的到来如同利刃刺向桑林。
独自坐着感慨万分,心情豁然开朗。
音乐和歌声重新响起,和谐快乐感染人心。
清除腐败,如同驱赶害马;流离之人回归家园。
人们备好酒浆等待你的到来,一起歌舞庆祝。
农夫丢下蓑衣斗笠,蚕女摘下头上的簪子。
大家笑着互相祝贺,深知你的恩惠深厚。
我所听说的任职经历中,你的贤明最为突出。
你的治理使整个地区和睦,名声远播三江之外。
你的高尚节操直冲云霄,通达四方,胸怀壮志。
你的文采改变风气,好客的名声吸引众多宾客。
期待有一天你能来此游玩,沿着严光溪流而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赠从孙义兴宰铭》。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是在赞美和祝愿某位官员,从孙义兴宰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在任职期间的政绩。

开篇“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表达了帝王对贤能之士的青睐,通过“天枝”比喻从孙义兴宰的地位和才能。接着,“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描绘了一幅明净的夜景,以此形容从孙义兴宰的才华如同这皎洁的秋月一样,照亮了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政坛。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则显示了从孙义兴宰在行政和文艺上的卓越能力。他的治理之能如同挥洒自如的书法,令百姓安居乐业;而他处理国事时的果断与力量,如同激荡的风雷。

“蠖屈虽百里,鹏骞望三台”表达了诗人对从孙义兴宰期望之高,希望他能如同古代贤臣一般,位居三公(朝廷最高行政、立法和监察机关的首长),展现更大的政治影响力。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描绘了从孙义兴宰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他不卷入世俗纷争,专心于治理之道,就如同他的书房面朝山川,寓意他心胸宽广,有着高远的志向。

“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则是对从孙义兴宰生活环境的一种描写,显示了他清静而不华丽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可能是在赞美某一地区(河阳或彭泽)的物产丰饶,或是借此来形容从孙义兴宰的治理之地如同这些地方一样繁荣昌盛。

至于“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亲眼目睹从孙义兴宰英才与政绩的遗憾,似乎他对此抱有无限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则是通过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来表达对从孙义兴宰的敬仰和期望,他能如同古人一般改善时政,解救民困。

“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中的“誓雪”意指坚定的诺言,“将奔宛陵道”则是说从孙义兴宰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随后的“亚相素所重,投刃应桑林”,可能是在赞美从孙义兴宰的忠诚与节操,他如同古代某位贤臣一般,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国家不受侵害。

“独坐伤激扬,神融一开襟”则是对从孙义兴宰个人情感的一种描绘,表明他在独处时能深刻地体会到世事的悲凉,同时他的心胸开阔,能够包容万物。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则是在赞美从孙义兴宰的文学艺术才能,他的诗词或文书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让人听后心情舒畅,仿佛沉醉其中。

“蠹政除害马,倾巢有归禽”可能是在形容他在治理上能够清除乱象,如同古代圣君一般,使社会安定,百姓和顺。

至于“壶浆候君来,聚舞共讴吟”,则是在期待从孙义兴宰能再次光临某地,以诗歌的形式共同庆祝他的到来,表达对他治理才能的赞赏。

“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描绘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丝织业的兴盛,这些都是从孙义兴宰好政的直接结果。

诗末,“欢笑相拜贺,則知惠爱深。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表达了民众对于从孙义兴宰仁慈与德行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在各个任职期间都表现出色的评价。

“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通方堪远大。”则是在赞美从孙义兴宰的政治影响力,他不仅能够改变一个地区,更是声名远播至遥远的地方。他的品德和治理之道,如同高耸入云的峻岭一般坚不可摧,同时又能涵盖广大。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表明从孙义兴宰不仅有着非凡的文学才能,还能够通过他的政策改变社会习俗和风尚。同时,他对待宾客也非常热情,让来访者都愿意久留。

最后,“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则是在表达诗人自己曾经造访过从孙义兴宰治理的地方,并且由此而对他的政绩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