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萱堂
出处:《寿朱守》
宋 · 刘季裴
康鼎谈经世少双,一时文物动虞庠。
江湖虽隔金闺籍,衣袖仍闻玉案香。
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萱堂。
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
江湖虽隔金闺籍,衣袖仍闻玉案香。
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萱堂。
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
注释
康鼎:指有治世才能的人。经世:治理国家、天下之事。
虞庠:古代的学校,尤指大学。
江湖:指民间或远离朝廷的地方。
金闺籍:指士人的身份或科举功名。
玉案香:形容书香气息。
墨客:文人墨客。
画隼:比喻才华出众的人,隼为猛禽,这里象征有才华。
萱堂:古称母亲的居所,代指母亲。
荆榛:比喻乱世或困难。
老凤凰:比喻在乱世中年老但仍保持高贵品质的人。
翻译
康鼎谈论治世之才罕见,一时学者名流震动了学府。虽然身处江湖,但仍然保持着士人的身份,衣袖间还残留着书卷的香气。
文人墨客陪伴他多年,日常乘车探访母亲的居所。
时局太平,身体健康,足以享受生活,还未见他像老凤凰一样在乱世中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康鼎在谈论经书时的气势,以及他对文物的喜爱。"一时文物动虞庠"表明他的学识和情趣吸引了许多人,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尽管他被隔离在金碧辉煌的官舍之中,但仍能感受到书卷间流溢出的清香。这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知识与文化的向往。
"墨客几年陪画隼"中的"墨客"可能指的是画家或文学爱好者,而"陪画隼"则是说他们常伴随着这位官员。"板舆平日到萱堂"表明他与文人墨客交往频繁,经常到访名为"萱堂"的地方。
最后两句"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则表达了诗人对康鼎健康和享受生活的祝愿,以及对他未来不遇到困难的期望。这里的"荆榛"比喻困境,而"老凤凰"则是高洁的象征,未见则意味着希望他永远保持这种高洁的状态,不陷入世俗的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康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学问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美好生活状态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