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全文

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

出处:《洞口僧房
明 · 李之世
洞口莽回复,石径亦盘纡。
茆茨藏山腹,云是老僧居。
问僧何名氏,住山几臈馀。
岁月浑不记,暗想结茆初。
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
自来此山住,迥与世人疏。
下山为汲水,入园为摘蔬。
同在山中人,不到老僧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僧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洞口莽回复,石径亦盘纡”,描绘了通往僧房的山路,蜿蜒曲折,茂密的植被遮蔽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感。

接着,“茆茨藏山腹,云是老僧居”点明了僧房的位置,隐藏在山腹之中,仿佛与世隔绝,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主题。

“问僧何名氏,住山几臈馀”通过询问僧人的姓名和在山中居住的时间,暗示了僧人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与外界的联系淡薄。

“岁月浑不记,暗想结茆初”表达了僧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感,以及对最初选择隐居生活的怀念,体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描绘了僧房周围的自然环境,树木高耸,草丛茂盛,与僧人的生活环境相和谐,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画面。

“自来此山住,迥与世人疏”强调了僧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下山为汲水,入园为摘蔬”描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通过汲水和摘蔬来满足基本需求,体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

“同在山中人,不到老僧庐”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人与山中其他人的关系,虽然同处山中,但僧人却鲜少与他们接触,突出了其生活方式的独立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僧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