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出处:《挽张直讲》
宋 · 王之望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挽张直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思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
“早岁英声已绝尘”一句表明逝者生前英俊出众,但如今音容笑貌都已随风而去,化为尘土。这不仅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悲哀。
“暮年高节更殊伦”则强调逝者晚年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如同一座巍峨耸立于世俗之上的山峰,显示出超凡脱俗的品行。
接下来的两句,“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描绘了逝者生前在精致雅致的书房内沉浸于诗书之中,并且享受着美酒佳肴。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生活情趣的赞扬,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逝者私人生活的怀念。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则表明逝者生前虽未求功名,却以文章和高洁品行作为其最好的传世之物。这里诗人的笔触细腻,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崇敬,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声望的淡然。
最后,“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一句则是诗人提出,如果乡里想要保存逝者的一些遗迹或精神象征,最好是在祭祀时将其与古代贤人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崇,也是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沉的哀思和高度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洁品格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