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全文

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宋 · 朱熹
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
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彊。
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
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
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
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
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偃薄瑩神骨,咀咽清肝肠。
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
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一场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以及诗人与朋友一同游览天湖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以“同云”描绘了满天阴云笼罩大地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寒冷而凄凉的氛围。接着,“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描述了风停后雪花纷飞的场景,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观。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强”,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冬末春初之际,距离新年的到来还有五天的时间。这样的时节转换,为诗中的活动增添了一层季节更替的意味。

“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雪后的山冈上漫步的情景,暗示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进一步描绘了众人一同出游的欢乐场面,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和谐。

“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描述了众人登高望远的过程,通过“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通过对比远处与近处的景色,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偃薄莹神骨,咀咽清肝肠”,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动与净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心灵的洗礼。

“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诗人通过吟诵古代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哲学。

“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则以对未来美好回忆的期待,结束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经历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永恒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