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
出处:《赠明讲师 其二》
宋 · 白玉蟾
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
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
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
注释
岂谓:哪里料到。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指诗人所在的江南地区。
再逢:再次相遇。
二俱:两者都。
老尽:全部衰老。
少时容:年轻的容貌。
上国:京都,这里指长安(唐代的首都)。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指美好的春景。
辋川:唐代诗人王维的居所,位于今陕西蓝田县。
图画中:如同画中的景色。
翻译
没想到在东吴还能再次相遇,我们都已年老,不再有年轻时的容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赠明讲师(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岂谓东吴得再逢”,这里的“岂谓”表达了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诗人难以置信能在东吴(今江苏、上海一带)重逢旧友。"二俱老尽少时容"则透露出时间流转,两人皆已步入老年,而回忆起当年的风采,仍然感到欣慰。
“来从上国莺花里”,“上国”指的是长安,即唐朝的都城,诗人可能是在描述自己或朋友曾在那里学习、生活的经历。“堕在辋川图画中”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回忆,如同被永恒定格在画中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往昔友谊的追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缅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