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乘桴外,收身把钓边
出处:《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殉道乘桴外,收身把钓边。
波涛真隔世,烟雾欲迷天。
一粟宁轻重,千帆孰后先?麻姑无恙在,呼取话桑田。
波涛真隔世,烟雾欲迷天。
一粟宁轻重,千帆孰后先?麻姑无恙在,呼取话桑田。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十二月初九日渡海(其二)》。诗人以个人的漂泊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首句“殉道乘桴外”描绘了诗人为了追求某种信仰或理念,毅然决然地踏上未知的海洋,暗示着一种牺牲与追求的精神。次句“收身把钓边”则转而写诗人选择在海边隐居垂钓,似乎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回归自然。
“波涛真隔世,烟雾欲迷天”两句,通过波涛汹涌和烟雾弥漫的景象,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迷茫,仿佛与外界世界相隔,天际也被遮蔽。
“一粟宁轻重,千帆孰后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他认为个体的存在如同微小的一粒粟米,轻重难定;而世间众多的船只,航行的方向又谁能预知?这里寓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麻姑无恙在,呼取话桑田”借用了神话中的仙人麻姑,表达对永恒不变的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希望与麻姑对话,探讨沧海桑田的变化,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波折时的哲思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