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死百虑息,四睫不交双目眵
俗儿口狭文字碎,欲状介事语反卑。
嗟嗟我亦介之徒,此恨不助掀目眉。
三更灯死百虑息,四睫不交双目眵。
推枕起坐壮介节,以手扪臆为介思。
信乎介亦壮男子,直能金铁其肝脾。
雷霆之怒万钧重,人主之威犹过之。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
堂堂介也人之难,不畏所畏将所持。
捧书入奏伏文陛,身视赴死如食饴。
面折庭诤语论险,直舌铁硬坚不移。
天子怒叱大臣语,众笏交抵侔戈挥。
如何面笑目不瞬,气不略詟颜怡怡。
即日议下得远斥,中使临遣监妻儿。
奈何左右口吻毒,只有死请无还辞。
然今天子甚明圣,虽暂盛怒终复归。
呜呼能对治乱鉴,介也能抆其瑕疵。
语曰五谏吾从讽,仲尼逮有激而为。
后世巽懦禄位徒,缘此粉饰尸素非。
必也事有不得已,宜乎讫死争不回。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
寄语琐琐媒孽子,介纵蹈死吾何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唐介》。诗中通过对唐朝谏官唐介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直言谏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那些能够坚守节操、不畏强权的人物的高度评价。
开篇“以谏得罪者为谁,四海多作唐介诗”即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赞美那些因为直言而获罪的人,其中唐介便是杰出的代表。接着,“俗儿口狭文字碎,欲状介事语反卑”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学评价的不满,认为它们往往不能充分表达出唐介这样的英雄品格。
“嗟嗟我亦介之徒,此恨不助掀目眉”则是诗人自诩为唐介的追随者,对于自己无法像唐介那样直言真理而感到懊恼。接下来的几句:“三更灯死百虑息,四睫不交双目眵。推枕起坐壮介节,以手扪臆为介思”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思考唐介事迹,心潮澎湃,无法入睡的场景。
“信乎介亦壮男子,直能金铁其肝脾。雷霆之怒万钧重,人主之威犹过之”则是对唐介性格的高度赞扬,将他比作坚如金铁的人物,即使面对君主的震怒,也不改其志。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堂堂介也人之难,不畏所畏将所持”进一步强化了唐介的形象,他不仅敢于直言,更是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家族的安危。
“捧书入奏伏文陛,身视赴死如食饴。面折庭诤语论险,直舌铁硬坚不移”则具体描述了唐介上书谏议、勇于陈述自己意见的情景,他将自己的生命看得轻如鸿毛,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远胜于对个人安危的顾虑。
“天子怒叱大臣语,众笏交抵侔戈挥。如何面笑目不瞬,气不略詟颜怡怡”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介在朝堂上直言真理而不畏君主怒色的赞美,他的勇气和坚定令人钦佩。
“即日议下得远斥,中使临遣监妻儿。奈何左右口吻毒,只有死请无还辞”则是对唐介遭受贬谪、家人被囚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以及他对于死亡的从容态度。
“然今天子甚明圣,虽暂盛怒终复归。呜呼能对治乱鉴,介也能抆其瑕疵”表达了诗人对于唐朝君主宽厚处理直谏者的希望,以及对唐介能够指正时弊的赞赏。
“语曰五谏吾从讽,仲尼逮有激而为。后世巽懦禄位徒,缘此粉饰尸素非”则是引用孔子的话,以此来强调直言之重要,以及对于后世那些只求保全官职、不敢直谏的官员的批评。
“必也事有不得已,宜乎讫死争不回。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是对唐介这种为了直言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精神的高度赞美,将他比作永恒不灭的存在。
最后,“寄语琐琐媒孽子,介纵蹈死吾何悲”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像唐介一样坚守节操直至死亡的人物的鼓励和激励,认为这样的精神值得赞扬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