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诗辄便拈枯笔,接话才能供淡茶
出处:《次韵王君偕子同来访》
宋末元初 · 方回
愧子初来坞路赊,曾微酒旨与殽嘉。
答诗辄便拈枯笔,接话才能供淡茶。
膝上佳儿如玉雪,山中春事几风花。
良畴世世勤菑播,终待明时遇宅家。
答诗辄便拈枯笔,接话才能供淡茶。
膝上佳儿如玉雪,山中春事几风花。
良畴世世勤菑播,终待明时遇宅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愧子:对你的歉疚。初来:初次来访。
坞路赊:偏远的山路。
微酒旨:薄酒。
殽嘉:美味的菜肴。
答诗:回诗。
辄便:立刻。
拈枯笔:握着秃笔。
接话:交谈。
淡茶:清淡的茶。
膝上佳儿:膝上的孩子。
如玉雪:洁白如玉。
山中春事:山中的春景。
几风花:只有风花。
良畴:肥沃的土地。
世世:世代。
勤菑播:辛勤耕种。
遇宅家:遇到好时代,安居乐业。
翻译
对你初次来访深感歉意,山路遥远,只能以薄酒和佳肴款待。回诗时手握秃笔,交谈间只能提供清淡的茶水。
膝上的孩子洁白如玉,山中的春光只有风花相伴。
世代辛勤耕耘田地,期待明君盛世能安居乐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王君偕子同来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雅、清新的意境和情感。
"愧子初来坞路赊,曾微酒旨与殽嘉。"
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初次到来的羞涩之情,以及他们共享美酒佳肴的欢聚时光。“坞”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居所或是小路,这里表达了一种私密而亲昵的氛围。"曾微酒旨与殽嘉"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呼应,"微酒旨"形容酒味的细腻,而“殽嘉”则是美好的时光。
"答诗辄便拈枯笔,接话才能供淡茶。"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在回答朋友诗作时的即兴之感和自然流露的情怀,以及他们交谈时简单而不失优雅的款待。在这里,“枯笔”暗示了一种随性、自如的创作状态,而“淡茶”则体现了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
"膝上佳儿如玉雪,山中春事几风花。"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孩子坐在诗人膝上,就像玉一样纯洁无瑕;而“山中春事”则是一种对自然美好季节的留恋与追忆,其中“风花”可能指的是春天里随风摇曳的花朵。
"良畴世世勤菑播,终待明时遇宅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良田美好的期望,以及对未来定居生活的一种向往。“良畴”指的是肥沃的土地,而“世世勤菑播”则是希望这种好景象能够代代相传;"终待明时遇宅家"则透露了一种对安稳生活的渴望,期待着在某个清晨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对美好记忆的回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