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
出处:《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
宋 · 苏轼
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
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名语益真。
许迈有妻还学道,陶潜无酒亦从人。
相随十日还归去,万劫清游结此因。
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名语益真。
许迈有妻还学道,陶潜无酒亦从人。
相随十日还归去,万劫清游结此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纷纷扰扰:形容世事纷繁复杂,充满困扰。结茅:建造茅屋,隐居。
都峤:古代山名,传说有仙人居住。
仙邻:指神仙或修行者为邻居。
寡欲:欲望少,清心寡欲。
语益真:言语更加真实,不矫饰。
许迈:古代人物,据说修道有成。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无酒亦从人:即使没有酒,也随和他人,顺应自然。
万劫:佛教用语,指无数劫数,极言时间之长。
清游:清闲的游览,隐逸的生活。
结此因:形成这样的缘分或因果。
翻译
我祈求得到纷繁世事的解脱,居住在都峤山中与仙人做邻居。年轻时欲望少,容颜常保持美好,年老后不追求名声,言语更加真诚。
许迈虽有妻子,但仍选择学习道法,陶潜即使没有酒,也会随和他人。
我们相伴十日后就要回归,这次清静的游历将成为永久的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拥有一个简单而纯净的身体,不受世俗烦恼的干扰,愿意在都峤山中筑草屋,与仙境为邻,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名语益真。"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淡泊明志、清贫自守的赞美。在年轻时就懂得少欲无求,以保持心灵的纯净;到了老年,也不追求虚名,只愿意言行一致,做到真诚。
"许迈有妻还学道,陶潜无酒亦从人。"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隐逸人物许由和陶渊明。许由即使有妻室,也能修炼成仙;而陶渊明即便没有酒喝,也愿意随波逐流地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邵道士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历史上的隐逸一样,保持自己的本色和追求。
"相随十日还归去,万劫清游结此因。"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与邵道士相伴十天后,他将要告别而去的惆怅之情,以及对这段旅行经历的珍视和留恋。这一段清净的友谊之旅,成为了他们万劫不渝的情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深厚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纯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