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全文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出处:《晚山蝉
唐 · 鲍溶
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拼音版原文

shānchánqiūwǎnfángrénjīngxīn
néngyuèshíxīnshù

zhījīnguī
ruòfénghǎiyuèmíngqiānwàngláng

注释

山蝉:秋天的蝉鸣。
妨人语:打扰人的声音。
客子:旅人。
惊心:心生惊惧。
马亦嘶:马匹也发出嘶鸣。
几时:何时。
新碧树:新生的翠绿树木。
何日:哪一天。
寂金闺:寂静的女子居所(古代指女子出嫁后居住的地方)。
海月明千里:明亮的海上升起的月亮。
何郎:对友人的昵称或尊称。
寄一题:寄来一首诗题。

翻译

秋夜山中的蝉鸣声吵闹,让过客心惊,连马儿也嘶叫起来。
这新绿的树木还能陪伴我多久,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这孤独的时光。
如果在明亮的海月之夜,你我相逢,请别忘了给我寄一首诗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夜的寂静与孤独情境,通过山间的蝉鸣声和马嘶叫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扰与不宁。"山蝉秋晚妨人语"一句,设定了一个凉爽的秋季夜晚,蝉鸣成群,如同人们低语般,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有些许诡异的氛围。紧接着"客子惊心马亦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不安与孤独的情绪,仿佛连动物都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

"能阅几时新碧树"这一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几时"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新碧树"则象征着希望与生长,但这种美好的景象也无法抚慰诗人的心灵。

"不知何日寂金闺"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迷茫和渴望。"寂金闺"指的是安静的室内,可能象征着一种安全感或归属感,但这种归宿何时到来,却无从知晓。

最后两句"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呼唤。在浩瀚的自然景观中,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希望能有人记得自己,哪怕只是通过一首诗歌。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孤独、不安与渴望归宿之情感的诗歌。它以秋夜为背景,通过蝉鸣、马嘶等自然声音,以及对时间流逝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