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全文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

出处:《早过临淮
唐 · 陶翰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
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
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拼音版原文

láisānzhǔfēngchénguòlínhuáidǎo
zhōnghǎibáichéngshàngchǔyúnzǎo

línlínfānmǎngmǎngzhōucǎo
chuānhàodàngyānxīndǎo

qiěyánrènxiániàngǎo
fànmínggōngzhìchángbǎo

rénjiǔjīnnándào

注释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临淮岛:地名,可能指淮河附近的一个岛屿。
海气:海上的雾气。
楚云:指楚地的云,可能暗含思乡之情。
鳞鳞:形容船帆密布。
漭漭:形容广阔无边。
倚伏:指命运的起伏变化。
枯槁:形容人生活困苦,精神疲惫。
范子:指范蠡,古代贤者。
蘧公:指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贤士。

翻译

夜晚风起于三渚,清晨经过临淮岛。
湖面上海雾弥漫,城头楚地云彩早早升起。
水边鳞鳞可见的船帆,广阔芦洲上的草丛摇曳。
河流之路日复一日宽广无垠,内心忧虑如同被捣碎一般。
暂且说顺应命运起伏,哪有空闲去忧虑困苦。
范蠡之名虽多变,蘧伯玉的志向始终坚定。
古人的事迹已远去,这道理在今日难道不适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景象与情感体验。诗人夜晚抵达三渚,清晨便过了临淮岛,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如湖中白色的海气、城上早晨的楚云,以及鳞鳞的鱼浦帆影和芦洲上的草地,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川路日浩荡"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不断流逝的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慨。

接着,"惄焉心如捣"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情复杂而又难以平静。"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往事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可能是在提及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表示对那些不朽事迹的赞美和记忆。结尾的"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则是诗人对于古代智慧与现世困惑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智者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和深沉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