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全文

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

出处:《赠第二人石察判
宋 · 王十朋
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
坐看万石门阑大,转觉朋山气象新。
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
试观忠献堂中像,亦是当时第二人。

鉴赏

这首诗《赠第二人石察判》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石察判的赞誉与勉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石察判学问深广、品德高尚以及未来有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期许。

首联“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以“策冠”形容石察判在众多学者中的卓越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不妨居次避平津”,则是在赞誉之余,暗示石察判应谦逊处世,不居功自傲,避免过于显赫,以免招致非议或嫉妒。

颔联“坐看万石门阑大,转觉朋山气象新”进一步描绘了石察判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通过“万石门阑大”这一形象,表现了石察判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而“朋山气象新”则寓意着在他的影响下,周围的人和事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是对石察判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精神的赞扬。黄卷代表古代的书籍,这里指石察判在学问上的不懈探索;“致君身”则是希望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不负韶华。

尾联“试观忠献堂中像,亦是当时第二人”以忠献堂中石察判的雕像作为结尾,既是对石察判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的“第二人”并非贬义,而是强调石察判在某一领域内的杰出地位,同时预示着他将超越前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察判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