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出处:《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明 · 吴俨
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
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民生的艰难状况。诗人以“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冬日的严寒,积雪深厚,预示着生活的艰辛。接着,“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进一步揭示了城市中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现实。这种描述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景气,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一句表达了对有能力解决民生问题官员的期待与呼唤,希望有人能站出来,缓解民众的困苦,满足他们的期望。然而,“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则以反问的形式,批评那些未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官员,暗示他们未能履行职责,让诗人感到忧虑和失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对官员治理能力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