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全文

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

出处:《寒食戏赠
唐 · 柳中庸
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
杏花香麦粥,柳絮伴鞦韆。
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
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

拼音版原文

chūnyuèjiāngbiānchūnyīnhánshítiān
xìnghuāxiāngmàizhōuliǔbànqiūqiān

jiǔshìfāngfēijiéréndāngtáonián
zhīchùhènjiězhēngxián

注释

春暮:晚春。
寒食天:清明时节(寒食节后的一天)。
杏花:早春开放的花朵。
麦粥:用麦子煮成的粥。
柳絮:柳树种子的白色绒毛。
鞦韆:中国传统儿童游戏用具,类似秋千。
芳菲节:指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
桃李年:指年轻人的年龄,桃李比喻学生。
恨:哀愁或遗憾。
筝弦:古筝的弦线,这里指代音乐。

翻译

暮春时节来到江边,天气阴沉似寒食天。
杏花香气弥漫在麦粥中,柳絮飘飞陪伴着孩子们荡秋千。
在这个花朵盛开的季节,人们正当青春年华。
无从知晓何处的哀愁,却已化作琴弦上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边塞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情。首句“春暮越江边”设定了场景,暮春时节,江边的景色迷离而淡雅。紧接着“春阴寒食天”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阴沉,以及时间的流逝。

第三、四句“杏花香麦粥,柳絡伴鞦韆”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间的情感相结合。杏花的芬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麦粥则是日常生活中简单而温暖的食物;柳絡(即柳絮)轻盈飘逸,与鞦韆(古代一种交通工具)的行走相随,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则是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芳菲节指的是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而桃李年指的是青年时期,这里强调了人生最宝贵的岁月应与自然界的繁盛相匹配。

最后两句“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情感。筝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而筝弦则代表着音乐和艺术,这里暗示着诗人将内心的忧伤与思念化作音乐,通过艺术来抒发不尽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边塞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食物、花朵等日常事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的高超艺术造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