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全文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

出处:《宋中十首 其四
唐 · 高适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注释

梁苑:古代宫殿园林名,这里指代宫廷。
暮:傍晚,黄昏。
秋草:秋季的草木,象征萧瑟景象。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脩竹:高而修长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君子或隐士。
悲:悲伤,凄凉。
九月:农历九月,秋季的一个月份。
桑叶:古代常用作养蚕的植物叶片。
尽:完,没有了。
寒风:寒冷的风。

翻译

梁苑在夕阳下渐显苍茫,梁山的秋草随季节更替。
君王的身影已无法看见,只有修长的竹林让人感到凄凉。
九月来,桑叶已经凋零殆尽,寒风吹过,枝头发出瑟瑟声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并抒发怀旧之情的诗句。开篇“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两句,以静谧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寂寞,白昼将尽,苑地上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以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之感。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里的“君王”并非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泛指过去时代的统治者或伟大人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最后,“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两句,更深化了秋天的萧瑟感和时间的流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桑叶与养蚕、织丝有关,这里“桑叶尽”象征着生机的终结以及劳作的结束。寒风吹过枯枝,发出凄厉之声,增添了一份秋日的萧杀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它不仅是对秋天美景的一种描摹,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