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事堕渺茫,兹理未易推
出处:《过渊明祠次还旧居韵》
宋 · 李彭
往者金华公,赐环僰道归。
笋舆过柴桑,彷徨有馀悲。
荒庭尚如旧,物色人事非。
寒风起虚林,木叶无复遗。
榛丛傲霜菊,讵肯相因依。
二事堕渺茫,兹理未易推。
适堪作废朝,总芳俱不衰。
当有旷达人,橐金烦一挥。
笋舆过柴桑,彷徨有馀悲。
荒庭尚如旧,物色人事非。
寒风起虚林,木叶无复遗。
榛丛傲霜菊,讵肯相因依。
二事堕渺茫,兹理未易推。
适堪作废朝,总芳俱不衰。
当有旷达人,橐金烦一挥。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过渊明祠次还旧居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陶渊明祠堂的访问与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句“往者金华公,赐环僰道归”,以“金华公”暗指陶渊明,通过“赐环僰道归”的典故,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生活状态。接着,“笋舆过柴桑,彷徨有馀悲”两句,诗人想象自己乘坐竹轿经过陶渊明的故乡柴桑,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先贤的怀念与哀思。
“荒庭尚如旧,物色人事非”两句,诗人感叹尽管环境依旧,但人事已非,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寒风起虚林,木叶无复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寒风吹过空荡的树林,树叶凋零殆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时光的无情。
“榛丛傲霜菊,讵肯相因依”两句,诗人以傲霜的菊花比喻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独立不倚的精神。而“二事堕渺茫,兹理未易推”则表达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深邃内涵的探索与理解的难度。
最后,“适堪作废朝,总芳俱不衰”两句,诗人认为陶渊明的作品如同芳香,即便在被遗忘的时刻也能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并希望有“旷达人”能欣赏并传承这份精神财富,通过“橐金烦一挥”表达出对后人能够珍视并发扬陶渊明精神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大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